關閉

議員郭鴻儀要求南市成立農廢處理平台及集中處理廠
2024-06-14

【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台南市議員郭鴻儀6月14日進行市政總質詢自由發言,指出台南市為農業重點城市,農民種植作物後產生諸多農業廢棄物,如廢樹枝、廢塑膠膜、塑膠套袋等,其中又以舖在地面的「地膜」占最大宗,主要功能為抑制雜草生長、保濕及保溫,廣泛用於鳳梨、西瓜、草莓、小番茄等作物。農膜材質多為聚乙烯(PE)或聚氯乙烯(PVC),類似坊間常見的大尺寸黑色垃圾袋,農膜並非「公告應回收廢棄物」,但因使用量巨大,全台缺乏統一的農膜回收機制,加上產出時間不定、產地分散又夾雜泥沙,導致回收業者不願收取,多數農民自行「處理」而衍生亂象。

 

▲議員郭鴻儀要求南市成立農廢處理平台及集中處理廠。(記者黃雋淮 攝)
   

台南市關廟區是全台最大鳳梨產地之一,然而有媒體報導關廟區老農指出,採收後農膜會被鳳梨株「壓住」而難以拔除,所以農民會用曳引機將其「絞碎」埋入土中,而農膜無法被分解,致使農地產生危害等情事。要求市府參照屏東縣環保局,成立代工破碎班,以就地破碎方式改變直接燃燒習慣,搭配廣設木質和農膜、農廢集中場等配套,更為方便農友運送農業廢棄物,設置8處木質農廢集中場及5處農膜集中場,並推動免費農業廢棄物代清運服務。獲得黃偉哲市長肯定答覆。

   

郭鴻儀指出,依都市計畫法第26條,都市計畫經發布實施後,擬定計畫之機關每三年內或五年內至少應通盤檢討一次,而仁德(文賢地區)都市計畫以屆期,建議於仁德區現行都市計畫區重整專案通檢時,一併辦理仁德區文賢都市計畫區通盤檢討,並將仁德區原有4個都市計畫區,仁德都市計畫區、高速公路台南交流道附近特定區、仁德(文賢地區)都市計畫、台南都會公園特定區整編,整合為一個總體計畫區,且將仁德田厝、三甲子地區納入規劃案中,未來逐步整併至仁德都市計畫內,完成縫合仁德都市發展。

   

郭鴻儀指出台南「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不少廟宇都蘊藏豐富的工藝作品,無論是屋頂的泥塑、剪黏;入口石獅、龍柱;門板與樑坊上的彩繪,都顯見傳統工藝的精彩與細緻。文化局「宮廟博物館計畫」,入選的廟宇或宗教團體,將可參加後續輔導培力工作坊,實地了解如何保存、維護及展示文物,開展更多元的宗教文化推廣,但各廟宇狀況不盡相同;郭鴻儀以今年新豐區兩間入選廟宇關廟山西宮、仁德大甲慈濟宮來舉例,不同的樣態所需要的支援,關廟山西宮與歸仁區的仁壽宮、保西代天府,並列台灣府城東門城外3大廟,遠近馳名,由香客與廟方眾籌下,斥資逾600萬元全新闢建展示館,位於山西宮的地下室,有著完整的展示及保存能力,需要的是軟體的提升,如導覽、展示人力培訓等。而反觀仁德大甲慈濟宮,廟內珍寶無數,目前典藏國寶大師杜牧河先生泥塑作品、黃錫輝大師、謝東哲大師的交趾陶作品、郭峰佐大師木雕作品、陳秋山大師彩繪作品與國寶大師陳壽彝彩繪作品等,但慈濟宮受限於保存與展示空間不足,所需要市府支援面相甚廣,市府應有硬體相關資源挹注,才能真正讓廟宇成為博物館。

   

郭鴻儀指出台南市汙水下水道建置如火如荼建置中,以仁德為例,目前已進入第九標工程,但施工單位品質卻越來越低落,尤其是施工上細節上,如途中隨意放置工程材料廢棄物,臨時性刨鋪平整度落差甚大,引發當地居民不滿、修復工程沒有彈性,原先地面為石磚,在接管後僅能用柏油鋪面,造成社區門面景觀大受影響,甚至出現回復工程糾紛需要排解。郭鴻儀認為這些工程細節問題,讓民眾還未享受到建置後的便利,先受到工程上的弊害,造成民眾反彈,讓後續接管用戶意願降低,要求水利局應加強督管。另仁德中正路是主要幹管的線路,但中正路周邊用戶卻因為民生管線管障而無法接管,造成明明有幹管的區域,用戶卻遲遲無法接管的窘境,鴻儀要求水利局,應整合工務局等相關單位,重新將仁德中山路全段排水側溝重新施作,並執行汙水管接管,保障民眾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