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在地生活

  • 安平觀音亭

    安平觀音亭可說是渡海來台先民最早建立的觀音廟,由當時漁民自大陸湄洲觀音廟分靈而來,建於西元1590年,主祀觀世音菩薩,正殿主神像距今已超過400多年歷史。 金光閃閃的外觀是安平觀音亭給人最為深刻的印象,有如佛光普照般的護佑來往人們。觀音亭鄰近安平老街、安平古堡等知名景點外,還有很多名產、美食小吃都在附近,來這裡誠心參拜後,可再去細細品味安平的傳統古早味等極具代表性的可口小吃。
    • 道教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 王雞屎洋宅

    許多遊客來到安平總會被王雞屎洋樓這個名字給逗笑,思索著為何如此漂亮的老屋會有著這麼鄉土的名字,建於1937年的王雞屎洋樓是當時安平最為豪華的宅邸,在一片閩式平房建築中有如鶴立雞群般的獨特,會得此名稱就是因為屋主的名字就是王雞屎,王雞屎先生在日治時期承攬日本鹽業會社的搬運工作致富,遂建此洋樓居住,2層樓的建築已是當時安平的最高建物,後來二戰爆發,為避免洋樓顯眼的外觀成為盟軍轟炸對象,日人將洋樓以柏油漆成黑色,至今還能稍微見到當初的漆痕,洋樓旁還有特別的石椅,是早期往來黑水溝的船隻的壓艙石,在安平常見這樣的壓艙石,有的拿來當石階、踏板,有的隨意擺在庭院,讓遊客逛累了,可以在上面稍作休息,王雞屎洋樓現還有王氏後代居住,提醒遊客去拜訪時,記得別打擾到了王氏後代居住的環境。
    • 旅遊商圈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 安平天后宮(開台天后宮)

    安平古堡旁的安平開台天后宮現為安平區最大的廟宇,廟埕廣大。相傳天后宮媽祖是罕見的軟身神像,於西元1668年隨鄭成功船隊由湄洲來台並建廟祭祀,所以有開台之稱,是台灣媽祖信仰的主要中心之一,傳承著禮俗文化與信仰禮儀,包含有安平成年禮的典故、拜契手續、點燈祈福、過平安橋等等。 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安平迓媽祖活動是天后宮最大的活動,另外宮內的特殊信仰為側殿的石將軍文昌信仰,許多考生在考試前會到石將軍前抱抱佛腳,希望能有個好成績。 現在開台天后宮前遊客眾多、熱鬧非凡,不管何時總是滿滿人潮,廟口更是有許多在地的美味小吃,是來安平不可錯過的地方。
    • 道教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 安平鄉土文化館

    安平鄉土文化館也稱為台南市西門國民小學鄉土文化館,因為文化館原為西門國小日治時代的校長宿舍,已經相當老舊,經過整修後木頭屋搭配著瓦片,展現出日本早期房屋的風格。 安平鄉土文化館由安平區公所管理,館內主要規劃成「文物展示區」和「校史展示區」兩部分,擺設以安平教育文化為主題,如安平教育大事紀、安平教育文物、西門國小校史等,並可上網查詢各項資料,定期更新展覽主題提供旅客諮詢服務,也接受團體預約,提供學校進行鄉土文化教學之場所,時常結合學校藝文課程教學與發展特色,定期辦理假日藝文表演活動與文化推廣活動,是了解安平教育文化的最佳學習場所。
    • 旅遊商圈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 安平盧經堂厝

    位在安平天后宮旁的盧經堂厝是近年很受歡迎的古蹟,距離人潮鼎盛的安平古堡也只有幾步之遙,非常適合在看完兩處大古蹟,可來逛的景點,是清朝時期安平的富商盧經堂的宅第,因為盧經堂身材高大,被稱為「躼旗」,故安平俚語有「有躼旗富,無躼旗厝」以形容其宅之大。 現在盧經堂厝被定為市定古蹟,整修得非常完善,裡面有許多的古裝可以讓遊客穿戴拍照,穿上古裝後在古色古香的老厝裡拍照有如時空倒流,深受遊客的的喜愛,另外還有一個古禮抓周的活動,以往難以親近的首富家,現在已經成為遊客、市民探訪安平的好去處。
    • 人文熱點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 安平海頭社魏宅

    海頭社魏宅是清朝水師副總兵魏大猷後代的祖厝,原本位在海頭社文龍殿廟埕的左前方,坐東朝西,在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因故於現址重建,而方位也改成坐北朝南,安平海頭社魏宅為單伸手的格局,是安平巷弄間常見的住宅類型,基本上為磚造建築,在牆上抹有蚵灰,屋頂為硬山頂馬背,該建築的入口原本有牆門,但已毀損,正廳為傳統布置,門上有門額寫著「景星慶雲」,而在左側有一小圓拱門通往外面,至於東邊則主要是臥室,是安平非常典型的住宅型態,單伸手的設計也成為現在新式住宅延伸引用的設計元素,是來到安平巷弄間探索不可錯過的古厝。
    • 人文熱點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內牆)

    • 人文熱點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 安平小砲臺

    建於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為當時台灣清軍為抵禦英軍所建設的海防措施之一,砲台組成分成主體及護城石堤兩部分,護城石堤呈狹長狀南北延伸,砲台主體擇位在水池公園旁,由花崗石砌成,北面石堤以咾咕石、三合土建築而成,留有射口且設有柵門擋水,為直轄市市定古蹟,有別於億載金城的西式近代砲台,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舊式中式砲臺的後期代表作。 此處原是安平海岸重要海防設施,後因台江內海逐漸淤積而失去功能。曾經威風凜凜的砲台在此見證滄海桑田的變化,也成為遊客遙想過往的好地方。
    • 旅遊商圈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 延平街古井

    延平街古井在安平熱蘭遮城東南的大員市街的石板街(今延平街)上,是當時安平一帶珍貴的淡水來源,傳說井水水源豐沛,味道甘美。一直被當地人所取用,日治時期的大正十二年(1923年),在安平一帶開始建立自來水系統,不過延平街古井並未因此荒廢,由於用該井水孵育的豆芽菜味道鮮美,傳遍市街,慕名前來購買的人頗多,古井附近區域以前被稱為「豆菜寮」,而井也被稱為「豆菜芽仔井」。二戰時期,由於自來水系統遭到戰火破壞,該井的水便再次供當地居民飲用,直到自來水系統恢復後才又被荒廢,也就是現在大家所見到的外觀。
    • 旅遊商圈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 妙壽宮

    妙壽宮位於安平古堡旁,追朔建廟的歷史,可以推回明朝末年,當時有艘載有神像的王船停泊在附近海邊,由漁民迎回奉祀,到了乾隆年正式建廟,以保生大帝為主神,並供奉當年的王船。
    • 人文熱點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 原英商德記洋行

    位在安平樹屋旁,有著純白色外觀的洋式建築就是英商德記洋行,是英商德記洋行在安平開港後於台南安平所設立的據點,為當時的五大洋行之一,早期港運尚能通行時,位在港邊的德記洋行主要業務是出口糖、樟腦與茶葉,並輸入鴉片,是繁盛一時的重要商業據點。現今德記洋行早已失去商業的功能,改規劃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以蠟像展出台灣早期生活樣貌;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在2001年規劃了時空走廊,將德記洋行的歷史、成長軌跡在此詳細展示。
    • 人文熱點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 安平古堡

    17世紀初荷蘭人以軍商結合的隊伍,於1624年占領今日安平,並建熱蘭遮城為其防禦要塞,全部工程完成於1634年。1662年鄭成功取荷蘭城後,改稱安平鎮,改內城為內府,臺人因此稱其為王城。清領時代,因台江陸浮失卻其重要性,加上清兵破壞熱蘭遮城建億載金城,故日漸荒廢。日治後重建,二戰後乃稱「安平古堡」。目前真正的荷蘭時期遺跡僅存古堡前方外城南城垣的磚牆。老榕盤根,無限滄桑,見證著近400年來的台江的歷史。 1975年配合觀光年計畫,台南市政府整修安平古堡範圍環境,在瞭望台上加一尖型屋頂,牆面漆成白色,就是現在我們看見的安平古堡的模樣。​
    • 旅遊商圈
    • 台南市 安平區 建平里
首頁 1 末頁

Total 14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