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在地生活

  • 安定保安宮

    安定保安宮創建於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主祀保生大帝、天上聖母,同祀城隍爺、謝府元帥、註生娘娘、田府元帥、中壇太子、福德正神、虎爺將軍等神祇。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保安宮舊廟原本坐落於大道公營(及本宮東方一公里於「宮九崛」附近)。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六月六日,發生大地震,庄頭受損嚴重,廟宇亦因地震重創倒塌,庄頭市況逐漸式微,當時地方耆老有鑑於此,及大力倡議並發起十八庄頭主是共謀重建。同治三年(西元1865年)新廟於直加弄庄尾重建完成,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於今址重建廟宇。 據傳洲仔尾保寧宮之金面大帝,學甲慈濟宮之黑面大帝及本宮之紅面大帝皆出自唐山同一雕刻師手藝之軟身尊像,其時神靈顯赫,香火鼎盛,為附近十八庄頭宗教信仰活動中心。
    • 道教
    • 台南市 安定區 安定里
  • 仙祖廟(紫雲殿)

    喜好登山的山友們一定對仙祖廟不陌生,仙祖廟(紫雲殿)就位在台南最高峰-大凍山登山口不遠處。仙祖廟佔地非常廣大,主祀仙祖呂洞賓與道教教主李老君(老子)。廟內環境清幽一片綠意盎然,庭園林木扶疏、花草盛開,九龍池中的九尾金龍活靈活現,廟中氛圍用「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來形容頗為貼切。仙祖廟是許多登山客不會錯過的休憩處所,優雅的環境與沉靜的寺廟氛圍,的確是許多忙碌現代人慢下來的好去處。
    • 道教
    • 台南市 白河區 關嶺里
  • 林子內教會

    林子內教會設立於1963年,在許多信仰前輩們忠心的耕耘與努力,牧養與栽培中穩定根基。1996年起開始學習走進社區,關懷老人、培育兒童與青少年,推展社區環境改造。期盼在社區整體環境的改善、營造與關懷中實踐信仰的真理,落實「上帝國的福音」。 林子內位於市道南94線的終點,這是一個幽靜的小村落,是尋幽解悶者的「心靈故鄉」。 曾有文學作者如此稱呼「這裡是上帝在人間的便利商店」,教堂24小時開放給每一位尋道者禱告。
    • 基督教
    • 台南市 白河區 汴頭里
  • 大灣凌霄寶殿武龍宮

    建於西元1967年的大灣凌霄寶殿武龍宮,是擁有兩位主神的廟宇,位於樓上的凌霄寶殿主祀玉皇上帝,樓下的武龍宮則主祀玄天上帝,被當地人稱為大灣天公廟。 雖不是古蹟廟殿,但卻是永康大灣一帶非常重要的信仰中心,與在地人生活息息相關,常與附近社區學校共同辦理活動,也與文史工作者共同探究大灣鯽魚潭的在地歷史,更會在考季時為考生辦理祈福大典。與其說是一座廟宇,更像是在地大型活動中心一樣的親切。
    • 道教
    • 台南市 永康區 崑山里
  • 正王府

    溯自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西元一六六一年),距今三百餘年,有福建省雷府三兄弟,同年夏末,自福建沿海分乘三艘帆船,滿懷壯志向台灣航行,隨行有家眷三位夫人及家丁數人,船上供奉溫府千歲神像,一路順風而來,船將進國聖港,不料東北季風突發,狂風暴雨,驚濤駭浪,幾經奮力,無奈天意難挽,船將抵港口,被大浪擊沉,一代將才、家眷及壯丁和溫府千歲金身,均遭沉沒於此。
    • 道教
    • 台南市 七股區 十份里
  • 仁德港崎頭萬龍宮

    萬龍宮,位於仁德區大甲里港崎頭,背臨二仁溪,座南朝北,是一座五門三殿式廟宇,建地約五百坪,本宮廟前豎立有一對旗杆,龍虎左右相對,根據台灣民間信仰的神界組織,就像古時候君權政治,凡曾經接受過玉皇大帝敕封的帝或是王的神明,都可以依據科舉舊制來豎立旗杆,以彰顯威儀。本宮二府千歲,屬於王字輩,當然有豎旗的資格,由於曾經受過玉帝敕封為代天七巡王爺,威高權重,所以旗斗可以造三副,高度為六丈六尺,是全台最高的一對,而且是唯一水泥材質的旗杆。
    • 道教
    • 台南市 仁德區 大甲里
  • 岳王廟

    本廟落成於道光廿八年,本地在鄭成功來台後,堪稱府城外之大街市,而南潭過港仔(郭光侯住處)有港口給大陸來台小帆船停泊,繁極一時,本廟所在地為「六甲店」概因當時此地有一條街道,兩旁多店鋪日常買賣活絡,故得名延稱迄今。 本廟主祀岳飛(追諡岳武穆王),自民國六十八年已於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岳穆王誕辰紀念日,本廟均遵照古禮舉辦釋奠大典,場面莊嚴且深具教育意義,但因參拜者日眾,原有建築狹小已無法容納,經眾信徒四年之籌劃,至民國七十七年拆除重建,歷經三年得以完成現有富麗堂皇之廟貌,成為推展岳飛精忠報國,還我山河之重鎮。
    • 道教
    • 台南市 仁德區 太子里
  • 太子廟明直宮

    明直宮主祀中壇元帥,也就是大家俗稱的三太子,建廟於明永曆年間,而建廟過程充滿了傳奇色彩,相傳當時住在鯽魚潭附近的居民看見一塊木頭在鯽魚潭上逆流而上,木頭上方有著成千上萬隻的蚱蜢跟隨,好奇心驅使便跟著木頭一路走,直到木頭漂至岸邊停下,蚱蜢們依然沒有離開,木頭上還有七個孔洞,正在困惑之時,突然有人經過口中念著:「吾乃太子遵旨救世,庇佑庄民,望庄民建廟祭祀」。建廟的由來至今仍被當地耆老們津津樂道,而漂流的木頭就在建廟時用來雕刻成中壇元帥的神像供奉至今。
    • 道教
    • 台南市 仁德區 太子里
  • 臨水夫人廟

    位在延平郡王祠後的臨水夫人廟建於西元1736年。主祀臨水夫人陳靖姑與三十六宮婆祖。一直以來都是與府城居民息息相關的廟宇。 據說陳靖姑年少時異常聰穎,且有通靈的能力,長大後嫁給劉杞為妻。後因福建一帶鬧大旱災,陳靖姑雖已懷孕數月,仍帶著身孕設壇施法祈雨,雖然順利求得雨水,但陳靖姑也因動胎氣而流產身亡,臨終前發下誓言:「死後要做助產神,專門救助難產婦女」。因此,現今產婦如果想要生產順利就會來拜臨水夫人,想要生子則拜註生娘娘或送子觀音。臨水夫人一直以來都護佑著台南的初生嬰兒及保佑產婦的平安,是台灣最古老的祝禱順產育嬰的廟,就像是府城慈祥的老助產婆婆一樣。
    • 道教
    • 台南市 中西區 郡王里
  • 小南天福德祠

    在中西區裡俗稱番薯崎的小丘上,小南天福德祠周遭依然維持著老街的模樣,過往德慶溪還未被現代馬路所覆蓋前,先民們就是沿著溪畔來到位於丘頂的廟裡參拜,現在雖然看不見德慶溪,但仍可從周邊的景物建築體驗時光倒流的感覺,老美容院在夜裡亮著燈與福德祠對望著,來廟參拜必定經過的老火炭店牆壁依然維持著幾百年來黑黑的痕跡,是非常具有台南代表性的老街景。
    • 道教
    • 台南市 中西區 赤嵌里
  • 開隆宮

    從懷孕到孩子成人都能守護 開隆宮主祀七娘媽(七星娘娘),也就是傳說中的「織女」與六位仙女姊姊們,是護佑孩童平安長大的神明。主神之外,則陪祀有註生娘娘與臨水夫人,兩位女神分別可以保佑早生貴子與分娩(生產)平安。對渴求孩子的府城女性而言,是一個向神明訴說心事的好所在。 府城人的「成年禮」 在早期醫療不發達的時候,孩子出世後,也會帶來廟裡給七娘媽做「契子」(義子、義女之意),等到16歲成年時,順利長大的孩子們會由父母攜來廟中還願,感謝七娘媽的照顧,這個儀式稱為「做十六歲」,除了準備「七件」(香粉、香水、胭脂、鏡子、梳子、髮油、針線)為禮物答謝女神外,透過鑽「七娘媽亭」(代表「出婆姐間」,婆姐是臨水夫人的女婢,也會一起照顧孩童),代表已經可以獨立,也就是成人了。
    • 道教
    • 台南市 中西區 赤嵌里
  • 大內石仔瀨天后宮

    石子瀨天后宮天上聖母,為本廟主祀,餘奉祀神位觀音佛祖、保生大帝、中壇元帥、楊六使爺、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千里眼、順風耳等神祀。
    • 道教
    • 台南市 大內區 石湖里
  • 白河將軍埤南洋櫻廊道

    南洋櫻因花朵盛開時似櫻花滿樹而稱之,粉嫩花色與落英繽紛之美毫不遜色,高大樹形及粉彩花色展現的數大風姿。黃昏清晨最佳散步地點,傍著將軍埤溼地,微風徐徐,綠蔭成傘。印度紫檀,樹冠層次分明,枝條平展,羽狀複葉,翠綠清新,葉形優美,隨著四季氣候變化有不同的景緻變換,兩種植物交織成優美的綠色隧道,地點位於南89區道,近將軍埤畔。
    • 旅遊商圈
    • 台南市 白河區
  • 大豐南天宮(蔡觀音廟)

    • 人文熱點
    • 台南市 鹽水區 三和里
  • 大豐南天宮(蔡觀音廟)

    • 道教
    • 台南市 鹽水區 三和里
  • 護庇宮

    鹽水護庇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鹽水古名「月港」、「月津港」,是倒風內海的港口之一,就港口的繁盛而言,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說法。而臺灣的古港口多半建有媽祖廟,保佑漁民、商船的海上安全,是出海人的精神支柱,從廟內留存的眾多媽祖神像就可印證這一點,這些神像皆是由清代糖郊(糖商)、(雜貨商)、布郊(布商)、水(油)郊(販賣水和油的商人)等奉迎而來。 鹽水護庇宮廟貌古樸,廟內的裝飾藝術皆是名匠作品,石雕為臺北大稻埕陳姓石雕家族、木雕為田中陳壬水、剪黏為安平葉家葉進益、彩繪方面則有潘麗水的四幅壁畫,可以說匯聚了自清領到戰後,各領域傳承百年的精湛技藝。
    • 道教
    • 台南市 鹽水區 月港里
  • 敦源聖廟

    敦源聖廟這名字雖陌生,但如果說歸仁孔廟,就讓大家比較熟悉了。此處是原台南縣境內唯一祀奉孔子的廟宇,因敦源社而得名。敦源社是台南縣新豐區的文人於西元1883年所組的國學社團,直到西元1927年才由社友、詩人和地方仕紳共同募款建廟,同時鑄造孔子銅像奉祀,是民間私有而非官建的孔廟。廟宇為燕尾式古典建築,內有許多聳立的老龍眼樹,因位處郊區,平時遊客不多,相當寧靜,是一處能與至聖先師安靜相處的好地方。至今每年孔子誕辰都由新豐區內的五個區公所(龍崎、關廟、歸仁、仁德、永康)輪流舉辦祭孔大典,是一間民間私有的廟宇卻由政府主祭的孔廟,成為敦源聖廟的一大特色。
    • 道教
    • 台南市 歸仁區 歸仁里
  • 保西代天府

    保西代天府創立於鄭氏時期(1662年),主祀三府千歲(朱府千歲、池府千歲、李府千歲),又稱「三老爺」,廟名為「大人廟」,戰後才改稱「代天府」。 由於創立時期早,與南鯤鯓代天府、佳里金唐殿一同被稱為「南瀛古三大代天府」,又因地理位置,與歸仁仁壽宮、關廟山西宮,稱作「臺灣府城東門城外三大廟」。三廟的王醮暨遶境活動,則在近年成為國家重要民俗「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彰顯沿線廟宇的交陪情誼。 保西代天府王醮暨遶境 約十二年以上舉辦一次,舉辦時間不定,保有完整的王醮儀式,從搭船廠、請舟參(註)、取水、王船開光、豎燈篙、王船出廠,至火醮、轅門官上任、請王、登棚進表、普度、遶境、送王、謝燈篙等,見證南關線的開拓史。 註:(舟參)為合體古字,音同「參」,為船底的縱貫木材,即王船的龍骨。
    • 道教
    • 台南市 歸仁區 大廟里
  • 新營真武殿

    • 道教
    • 台南市 新營區 南興里
  • 新營濟安宮

    新營濟安宮主祀保生大帝,是新營地區的第一間廟宇(開基庄主廟),地方人稱為「大廟」。 傳說當初的建廟來由,是明永曆年間一位嘉義布袋嘴蕭姓人士路過此地,在這裡小憩時,保生大帝託夢,要人去大陸泉州同安白礁鄉(保生大帝的家鄉)迎神尊來臺,後來庒民們便自同安白礁鄉的慈濟宮祖廟恭迎神尊,並搭草寮供奉,至清道光20年(1840),新營地區居住的人口日多,才正式建廟。
    • 道教
    • 台南市 新營區 永平里
  • 同濟宮

    • 道教
    • 台南市 新營區 王公里
  • 大社東勢北極殿

    • 道教
    • 台南市 新市區 大社里
  • 新市永安宮

    新市永安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又稱為「木柵媽祖」。指的是台江內海淤積前的「木柵港」,為水路旁的廟宇,香火鼎盛。後因水患、瘟疫,民眾改遷至地勢較高的地方,逐漸形成市集,也就是今天「新市」地名的由來。 木構造建築,彩繪大師作品 新市永安宮的廟宇建築,以閩南式木造建築打造,整間廟宇沒有用上一根釘子,小而美的廟宇建築,恰恰好是可以近距離欣賞木構造的尺度。 廟方在2018年重修時,請來曾獲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的藝師廖慶章,操刀廟內的門神、樑枋、門板等處彩繪,廖畫師結合山水和書法的人文畫風格,讓永安宮呈現不同的書香氛圍。
    • 道教
    • 台南市 新市區 新市里
  • 天壇護安宮

    原名稱「護安宮」(昔稱王公廟、又稱王公廳),主祀護國尊王(東晉孝武帝時代宰相,嗣進太保、大傅,姓謝名安,字安石,號東山),與謝府元帥(東晉車騎將軍,為二元帥謝安之兄謝奕之子,御賜前鋒旗,姓謝名玄),皆淝水之戰大功臣。護國尊王係明末延平郡王鄭成功領臺時,其謝姓部將自福建漳州府龍溪縣奉迎新化營盤後鎮座,由爐主自宅輪值奉祀,因缺文獻記載,碑文不全,僅憑先輩追憶所及傳述,略知梗概。依新化鎮志記載資料,查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嘉義縣學,教諭謝金鑾與台灣縣學教諭鄭秉才共同總纂「續修台灣縣志」內卷二,台灣縣知縣薛志亮主修政志,壇廟編載「謝東山廟在大穆降莊(祀晉謝安,俗呼王公廟與張睢陽廟建始俱無考。乾隆廿九年里民姚興邦等倡修,五十九年陳光妙等復修)云」。該當時縣志所載,以及先人俗呼王公廳與觀音廳,均在清朝初期大穆降街最早繁榮下堡,並駕齊驅。由此可斷王公廟(護安宮)確係康熙年間已創建古廟,灼然可見。至道光六年(西元1826年)歲次丙戊年於現址建廟奉祀,係初次鼎建並非新建。
    • 道教
    • 台南市 新化區 東榮里
首頁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末頁

Total 874 - 13 / 37